1.榕江流域突发超标准洪水 洪峰水位突破253米警戒线,榕江流域超标准洪水致洪峰突破253米警戒线
2023年7月15日,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气象局发布橙色暴雨预警,榕江流域遭遇历史性特大洪水,监测数据显示,都柳江干流三都水文站水位持续攀升,16时洪峰水位达253.2米,超过保证水位(247米)6.2米,为1953年有实测记录以来最高值,流域内7县1市1区全部进入防汛Ⅰ级响应,下游20余个乡镇通讯中断,交通干线面临溃堤风险。

-
洪水成因与流域特征分析
(1)气象条件: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摆动影响,7月10-14日流域内累计降雨量达587毫米,较常年同期偏多2.3倍。
(2)地理特征:榕江干流全长844公里,流域面积2.79万平方公里,含喀斯特溶洞系统238处,河道比降0.35%,形成"水涨船高"的独特水文特征。
(3)水库调度:平塘县平塘水库群超汛限水位运行,泄洪流量达1200立方米/秒,加剧下游洪峰压力。 -
受灾范围与人员转移
(1)影响区域:三都县、榕江县、从江县等7县已确认受灾,其中三都县三合镇、七里镇等12个乡镇成为重灾区。
(2)受灾人口:直接转移安置群众1.2万人,其中特困供养人员、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3867人已全部转移至避灾中心。
(3)损毁情况:冲毁道路总长152公里,桥梁8座,倒伏电力杆塔237根,通信基站瘫痪率达65%。 -
应急救援力量部署
(1)军事力量:黔东南州军分区启动应急预案,调派驻军车辆42台、冲锋舟17艘,在都柳江三都段实施"分段封控"救援。
(2)专业队伍:省消防救援总队成立3支机动分队,重点实施都柳江榕江段、平塘县打狗河等6处险工险段抢险。
(3)医疗保障:组建12支医疗队深入重灾区,储备帐篷2000顶、折叠床3000张,开通应急救护绿色通道。 -
洪灾次生风险预警
(1)地质灾害:已排查滑坡隐患点87处,其中三都县拉利乡大坡村发现2处可能发生5000立方米以上规模滑坡。
(2)水质污染:都柳江三都段检测到氨氮超标3.2倍,预计影响下游供水系统持续48小时。
(3)防疫准备:启用移动净水设备15台,在临时安置点设置隔离区8处,储备防疫物资30吨。 -
民间力量参与救灾
(1)公益组织:贵州蓝天救援队、黔东南志愿者联盟等17支民间队伍投入救援,累计转移群众4368人。
(2)物资运输:三都县群众自发组建运输队,利用农用车辆转运救灾物资120吨。
(3)心理援助: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深入安置点,已开展团体疏导活动26场次。 -
防汛救灾阶段成果
(1)险情控制:截至7月18日8时,成功处置都柳江三都段3处管涌险情,加固堤防12.6公里。
(2)人员搜救:通过卫星电话定位找到失联群众23人,救出被困人员1867人。
(3)灾后重建:启动应急资金3.2亿元,优先恢复交通、供水等生命线工程,计划7月底前完成主要干道抢通。
发表评论